您的位置: 巨大网 > 问答 > XX医院非常新研究:分离性垂直偏斜症状及诊断方法大揭秘!
分离性垂直偏斜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分离性垂直偏斜?
相关标签:分离性垂直偏斜症状诊断
1.症状 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由于本病双眼视力较好,具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为保持良好的双眼单视,往往需要过多使用辐辏控制非主眼的上斜,从而出现视物不能持久,眼眶疼等眼肌疲劳症状。当用红玻璃片检查时可引出复视,此时无论何眼注视,所看见的红像总是位于白像下方,如并用三棱镜可测得垂直斜视度。
在眼睛方面,大多数人的视力都很不错,但也有些人出现了视力下降的情况。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隐形眼球震颤,其次可能是由于弱视、器质性病变或高度屈光不正等因素引起的。而患有DVD的人中,很多都存在注视不良性或斜视性问题。
3.关于眼位问题,当对双眼进行交替遮盖时,被遮盖的眼睛会呈现上斜的状态,而上斜的方向和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有时候可能是向外上斜,有时候可能是向内上斜,这是由于固视眼的不同而导致偏斜方向也会有所变化。在移除遮盖物后,该眼会快速向下并向内旋转,呈现震颤样的转回眼位。非注视眼通常会保持在较高的位置,这是该病的一个显著特点。当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时,一只眼睛可能会自发地向上斜。但当双眼被遮盖时,则不会发生上斜的情况。由于在检查时眼位分离的程度不同,因此上斜的程度通常是不固定的,所以在测量斜视角时,只能得出一个大致的数值。
4.关于双眼视功能,该疾病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双眼视功能。有研究者对135例患有水平斜视的DVD患者进行了同视机检查,结果显示,视膜正常对应者有64例(47.4%),异常者有4例(3%),对应缺如者有67例(49.6%)。然而,由于DVD的眼位变化不确定,不同的检查方法导致结果往往不一致。崔国义使用同视机、Bagolini线状镜、Worth四点灯和后像等4种方法检查DVD患者的双眼视功能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可以获得接近患者实际情况的结果。对于没有水平斜视的DVD患者,在控制正位时,视膜对应正常;当双眼融合受损(如眼疲劳,或使用同视机进行交替亮灭检查)时,出现一眼上斜,表现为单眼机动性抑制,此时使用同视机检查可能显示垂直异常对应,但使用Bagolini线状镜或后像法检查可能显示正常对应。因此,可能存在双重视膜对应的情况。
5. DVD合并隐性眼球震颤 常合并隐性眼球震动,根据文献报道约占73.6%,使用眼动电图检查,当遮盖一只眼睛时,在被遮盖的眼睛出现上斜的同时,双眼会发生水平位置的跳动性震动,快速相位向非遮盖眼的一侧。在临床上存在3种情况:
(1)单纯水平性跳动性眼震。
(2)显性隐性眼球震颤:即双眼开放注视时,存在眼球震颤,当遮盖一眼时,非遮盖眼振幅变大。
(3)旋转性眼球震颤:即被遮盖眼呈现外旋震颤样向外上方飘逸,当除去遮盖时则呈现内旋震颤样向内下方回到原眼位,此种旋转性眼球震颤多见于伴有外斜视的DVD患者。
6.眼球运动 可表现为下列3种情况:
(1)单眼遮盖时的眼球运动:遮盖一眼时,被遮盖眼慢慢一边向外旋转,一边上转,此时有隐性眼震者,可见到向固视侧发生眼球震颤,移遮另一眼时,则已上转的眼,慢慢一边向内旋转,一边下转成为固视眼;当上转眼开始成为固视眼时,另眼即开始上转运动。观察此种运动可用同视机交替点灭视标法或云雾法(用+20D凸透镜)。
在眼科学中存在一种现象,被称为Bielschowsky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注视眼前加不同密度的中性滤光镜来调节光源照度,随着遮盖眼前的滤光镜密度增加,对侧眼的位置会由上转变为下降,甚至可能出现下斜的情况;而当增加固视眼前暗镜片的亮度时,下转眼会再次上转,这种现象被称为Bielschowsky现象。一些患者会表现出Bielschowsky征阳性,尤其在暗室内更容易触发这一现象。
(3)向侧方注视时出现的异常运动:向侧方注视时,一眼内转时变上斜,外转时变下斜;或一眼内转时变下斜,外转时变上斜,此种现象多数出现在视力不好的眼。
7.合并水平性斜视 DVD可与任何类型的斜视同时存在,临床上可见合并下列几种斜视:
(1)先天性内斜视,较为多见,据国外文献报道有70%~90%先天性内斜视伴有DVD。
(2)交替性外斜视,早期不易发现伴有DVD,但手术后数月始出现。
(3)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视。
(4)内斜视与外斜视共存。
后二者统称为反向斜视(antipodean strabismus),即在同一病例,眼位有时呈内斜,有时呈外斜,或右眼注视时,左眼内斜;左眼注视时,右眼外斜的特异现象。
(5)Helveston综合征:是一种新的眼肌综合征,初由Helveston描述,包括DVD和A型外斜视以及双眼上斜肌过强这三种情况的综合症。国内曾报道过两例孪生子患有Helveston综合征,可能与同卵双生时基因突变相关。
对于Helveston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不为人所知晓。外斜A征、DVD以及双上斜肌功能亢进之间的关联也尚未明朗。尽管双侧上斜肌功能的增强可能导致外斜A征的出现,但其与DVD之间并无确凿的联系。由于上斜肌功能增强的程度存在差异,当程度较轻时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此外,由于DVD常常伴随着双眼症状的不对称性,或者一只眼睛处于潜在状态,导致表现为单眼上斜视,从而影响对DVD的准确性高诊断。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对Helveston综合征的明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Helveston将双上斜肌功能亢进分为4级:
1 :刚刚能观察到上斜肌功能增强。
2 :能明确判断存在上斜肌功能增强。
3 :上斜肌功能明显增强。
4 :在上斜肌功能位时,下睑几乎全部遮挡角膜。
本征多数有弱视,由于常伴眼球震颤,弱视治疗的结果效差。手术治疗在水平直肌手术矫正外斜视,同时在垂直方向移位矫正A征,或行上斜肌断腱、上直肌后退联合手术。
关于合并水平斜视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综合国内外文献可见合并内、外斜视无明显差别。
典型DVD应具备交替遮盖时被遮盖眼在各诊断眼位均上斜,伴隐性或显性眼球震颤等特点,但在下列情况下容易漏诊。
1.不合并水平斜视的单纯DVD且上转斜度较小者 检查时患者紧张或过度集中注视,上斜不易暴露。
2.合并交替性外斜或内斜时 常在水平斜视矫正后数天或数月内出现。
3.合并有反向性斜视时 只注意治疗反向斜视的特异现象,而忽略了DVD。
4.合并垂直肌麻痹或过强时 可以掩盖DVD现象。
在医学实践中,应当进行同视器检查,通过左右眼的灯光交替点灭来观察眼部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灭灯一侧的眼睛向外转动,同时上瞳孔震颤,快速朝向亮灯侧。如果另一侧的灯光被点亮,那么眼睛将向内旋并向下转动。另外,也可以利用同视器进行反转注视试验(RFT),以检测出使用滤光镜未能发现的斜视眼疾患。这种方法类似于客观斜视角检查,只是被检查的眼睛注视着灭灯侧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亮灯侧的眼睛可能会出现上斜的情况。通过调整亮灯侧同视器图像的高度,并让亮灯侧眼睛注视图像,直到眼睛不再移动为止,然后再检查另一只眼睛。除了同视器检查外,还有Bielschowsky试验、云雾试验、底向下的三棱镜置于斜眼前并交替遮盖法等方法,都可以检测出不同程度的斜视眼疾。
优惠
视网膜修复手术后视力还能恢复吗?术后多久恢复正常视力,何时能出院工作了解一下
2025-08-03 14:45:02
弘大紋眉紋眼線,揭秘首尔弘大热门医美医院,打造自然持久的精致眉眼!
2025-08-03 15:20:03
光华眼科医院翟长斌医生,同仁资深专家,眼科手术技术到底有多牛?
2025-08-05 08:30:02
烟台爱尔眼科医院有何独特之处?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引领行业新潮流!
2025-08-13 10:20:04
徐州爱尔眼科医院近视手术价格一览表:梦戴维角膜塑形镜价格10932元起/副
2025-10-13 09:01:04
湛江捷康视眼科医院激光矫正的费用表:半飞秒近视眼手术25747元起
2025-10-16 1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