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巨大网 > 问答 > 眼弓形体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样诊断眼弓形体病?

眼弓形体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样诊断眼弓形体病?

发布时间:2024-08-02 10:47:02
阅读:
精选回答NO.1
医生: 所属医院:
回答时间:2024-08-02 10:47:02

眼弓形体病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眼弓形体病?

眼弓形体病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眼弓形体病?

相关标签:眼弓形体病症状诊断

  弓形体病的临床表现,因感染方式(先天或后天)以及感染原虫的数量和年龄的不同而有巨大差别。

  1.先天性弓形体病 由于母体妊娠期感染弓形体病而引起胎盘感染,并转移至胎儿。一般在妊娠早期感染可引起胎儿流产、早产;妊娠后期感染时发生死产及分娩先天性弓形虫病婴儿。其主要病变为视膜脉络膜炎、脑水肿、脑钙化斑及精神与运动障碍,即以神经核心系统被侵害的症状为主。

  先天性弓形体病的眼部表现多以视膜脉络膜炎为主要病征。胚胎期损害引起的先天畸形,主要有小眼球、无眼球、先天性无虹膜、脉络膜缺损、玻璃体动脉残存、视神经萎缩、先天性白内障和斜视等,炎症损害引起视膜脉络膜炎。眼底改变可分为陈旧病灶和再发病灶两类。

  陈旧损伤:患者眼底检查显示出呈瘢痕性改变,其急性期多发生于胎儿期或出生后不久。典型的陈旧损伤通常是双侧的,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有时也可见于视盘周围和赤道部,新的研究表明周边损伤更为常见。损伤大小通常为2~3个视盘直径大小,中央是灰白色增生组织,没有新生血管,周围有黑色素沉积,呈锯齿状排列,损伤与周围正常视膜有明显分界。在主要损伤周围可能会有1至数个小的黑色素增生灶,这是炎症再次发作的结果。
眼弓形体病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眼弓形体病?
  眼弓形体病的再发多半是先天性感染所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先天性病例可能会再发,再发通常发生在11~40岁之间。再发病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寄生在视膜内的原虫包囊破裂增殖,或对包囊内容物和组织破坏物的蛋白过敏,或是由带病原体的细胞进入眼组织引起的。再发常发生在陈旧病灶的边缘或周围。急性期的表现是局灶性黄白色渗出病灶,该处视膜水肿,稍微隆起,边界不清晰。单个病灶约为1个视盘直径大小。病灶区内的视膜血管受累,管径不规则,动脉呈节段状改变,静脉周围伴有白鞘,玻璃体混浊,也可能导致前葡萄膜炎和虹膜后粘连。一般经过2~3个月后炎症逐渐减轻,血管炎消失,病灶边界清晰,边缘逐渐出现色素,1~2年后呈现典型的陈旧病灶。

  2.后天性弓形体病 成年人获得性弓形体眼病,以慢性表现较多,尤其是缺乏先天性弓形体病的其他症状。血清抗体滴度增高的病例,可认为是新感染或获得性弓形体病。后天弓弓形体有眼病时也多有全身改变,而先天性者可仅单独特眼病。

  罹患后天性全身弓形体病并出现眼部症状的情况相对较少。若出现眼部损害,症状表现为局部的渗出性视膜脉络膜炎,与先天感染复发病例的表现相似。该病可以单眼或双眼发作,患眼视力下降,眼底病变多发生在黄斑部或视盘周围,受影响的视膜区域呈现灰白色水肿,边界模糊,2~3个月后水肿逐渐减退,终形成瘢痕性病变。这是因为寄生虫通过生命液侵入视膜组织,引发炎症病变并在其中繁殖,导致组织反应和坏死,并引起脉络膜的次生反应。弓形体感染至眼底的路径通常是血行感染,因为黄斑部的微血管较其他部位更密集,易导致寄生虫在微血管内形成栓塞。

眼弓形体病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眼弓形体病?
  眼部弓形体病的诊断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眼底病变的临床过程和表现形态符合上述典型眼弓形体病的特征;血清学检查抗弓形体抗体阳性;排除引起眼底相似病变的其他可能病因。由于眼底弓形体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常常难以与其他脉络膜视膜炎区分开来,因此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抗体测定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抗体水平的高低与眼病的重程度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只要血清中存在抗弓形体抗体,无论其浓度如何,只要伴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眼底改变,就可以确诊为眼弓形体病。眼房水抗体与血清抗体的比较试验对于眼弓形体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此外,还应该尽可能地排除其他常见葡萄膜炎病因,例如结核、梅毒、病毒等引起的脉络膜视膜炎。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弓形体病活动性病灶显示强荧光,在血管炎的区域可观察到早期渗漏和晚期着色。其他表现包括窗样缺损,晚期巩膜着色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测显示视膜炎症水肿。这些检查对眼弓形体病均无特异性。

眼科

点评

看看其他人的评价(0)

优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