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巨大网 > 问答 > 急性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急性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06 13:29:01
阅读:
精选回答NO.1
医生: 所属医院:
回答时间:2024-08-06 13:29:01

急性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急性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相关标签:急性共同性斜视病因

  (一)发病原因

  可能与融合功能失调以及神经核心系统病患有关。

  (二)发病机制

在视觉领域中,存在一种名为融合功能失调的现象。人类的双眼视轴平行依赖于大脑的矫正融合反射功能。通过外融合力克服内隐斜,通过内融合力克服外隐斜,从而维持视轴的平行。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斜,眼位偏离平行位置是比较常见的。当眼睛出现隐斜时,外界物体的投影会落在双眼视膜上的非对应点上。内隐斜者会导致同侧复视,外隐斜者则会引起交叉复视。为了避免这种视觉混乱,人体利用矫正性融合反射机制来调整眼位,保持双眼正位。通常情况下,内融合力大于外融合力。然而,由于精神或心理因素、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等原因,可能会破坏双眼眼外肌的平衡,导致外融合力减弱,无法克服内隐斜,进而导致内隐斜变得间歇性或持续性。这种外展不足表现为看远时复视比看近时更为明显,斜视度在看远时也大于看近时。Burian应用这种融合机制解释了人为破坏引起的急性内斜视,比如在治疗弱视时遮盖一只眼或一只眼失去视力。对于Franceschetti型急性内斜视,认为与近视有关,因为近视眼未经矫正,看书时离书较近,导致内直肌张力增加,外融合力无法控制内直肌张力,同时代偿性神经支配力量减少,从而引起内斜视。

急性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同理,因内融合力失调,不能克服外隐斜,引起外直肌的张力增加以致表现为间歇性外斜视或恒定性外斜视。

  2.神经核心系统疾病 一般认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多属良性,不伴有神经核心系统的疾病,但目前已肯定中枢性原因所致的ACS。Williams曾报道6例~10岁儿童患脑瘤引起的ACS。崔国义于1988~2001年共收治急性共同性内斜12例,其中1例4岁患儿为小脑肿物所致。内斜视发生年龄3.1~10.4岁,ACS是初始体征。内斜度是15°~35°,视远和视近其斜角无明显改变,向左、右注视和遮盖左眼用右眼注视或遮盖右眼用左眼注视斜角亦无变化。3例远视力矫正后,内斜无变化;3例有眼球震颤;2例双侧轻度面瘫。磁共振或CT检查发现4例小脑星形细胞瘤,1例小脑成神经管细胞瘤,1例经活检证实为桥脑神经胶质瘤。其中2例有轻度脑积水,恢复正常颅内压后ACS没有消除。4例进行了斜视矫正术,无1例获得融合功能者。作者认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偶可伴有神经核心系统肿物,脑积水在某些病例中也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由于ACS多属良性经过常被误诊,因此凡有眼球震颤和经适当的外科手术或戴镜后斜视不能矫正的ACS患者,应及时进行神经系统的详细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关于脑瘤引起ACS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对于急性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病原因,除了外部遮盖因素之外,通常与脑部疾病有关。比如,可能是由于脑肿物手术摘除后、头部外伤后进行的开颅手术、毒蛇咬伤、糖尿病引起的脑病以及脑血管问题等。这些因素会破坏视觉融合功能,导致原本的外隐斜转变为持续的外斜视,表现为视线不足和水平方向的复视,同时伴随着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比如眼球震颤和瞳孔异常。

眼科

点评

看看其他人的评价(1)

网友202542159307

我最近了解到急性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确实让我感到震惊。原来,融合功能失调和神经核心系统的疾病可能是主要因素。之前我一直以为斜视只是眼睛的问题,没想到背后涉及这么复杂的机制。这让我更加关注眼健康,也希望能提高大家对此病的认识,及时就医。

来自网友点评 | 发布于2025-10-14 07:46:19   

优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