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相关标签:色盲病因
由于患者自幼缺乏正常的色彩辨识能力,因此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通常认为,红绿色盲的形成与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密切相关,分别为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由于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紧密相连,常常用一个基因符号来进行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模式为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只有一条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便可表现出色盲症状。相较之下,女性拥有两条染色体,因此需要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呈现出异常状态。如果一个正常的女性与一位色盲男性结婚,父亲的色盲基因可以通过其染色体遗传给他们的女儿,而无法遗传给儿子。女儿再将父亲传来的色盲基因传递给她的儿子,这种现象被称为交叉遗传。因此,男性患者的数量远高于女性患者。
相对应的病变器官是眼,详细点是视膜,再详细是视锥细胞。
视锥细胞(cone cell):其细胞形态与视杆细胞相似。视锥细胞的胞体位于外核层的外侧部分,细胞核相对较大,染色较为浅淡。视锥细胞可分为内节和外节。外节的膜盘通常与细胞膜保持连接,顶部的膜盘不会脱落,膜盘中嵌有能够感知强光和色彩的视色素,这些视色素由内节不断合成和补充。人类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拥有三种类型的视锥细胞,分别对应红敏色素、蓝敏色素和绿敏色素,这些色素由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构成,但视蛋白的结构与视杆细胞有所区别。如果缺少能够感知红光(或绿光)的视锥细胞,个体将无法分辨红色(或绿色),从而导致红色(或绿色)盲症。视锥细胞的内突末端呈足状膨大,能够与一个或多个双极细胞的树突及水平细胞形成突触连接。
人的一只眼球内约有12000万个视杆细胞和700万个视锥细胞。在黄斑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在中央凹的边缘才开始有视杆细胞,再向外,视杆细胞逐渐增多,视锥细胞则逐渐减少。
我一直对色盲的发病原因感到好奇,尤其是了解到它与基因有如此紧密的关系。文章中提到的红绿色盲是如何通过遗传传递的,让我意识到自己身边的朋友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无法分辨某些颜色。这种隐性遗传的特点真是让人感到无奈,尤其是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真是让人对色盲的理解更深了一步。
来自网友点评 | 发布于2025-07-27 11:45:50
优惠
揭秘江南明亮微笑眼科,它在韩国眼科交流中扮演什么角色
2025-08-03 14:50:04
从电子眼球植入手术效果如何?带你揭秘这一前沿医美技术在视力矫正上的神奇功效!
2025-08-03 15:25:02
近视手术价格一览表,2025杭州近视手术各类价格明细,半飞全飞晶体植入全知晓
2025-08-12 10:15:01
2025年晶体植入术价格大揭秘!华厦眼科各地分院收费详情及推荐医生速看
2025-08-12 10:35:06
德城靓目综合门诊部公开的价目明细2025:Icl晶体植入手术价格27422元起
2025-10-15 09:01:02
天门爱尔眼科医院收费价目表近视手术版:近视全飞秒激光18269元起
2025-10-20 0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