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巨大网 > 问答 > 脉络膜转移癌有什么症状?应该怎样诊断脉络膜转移癌?

脉络膜转移癌有什么症状?应该怎样诊断脉络膜转移癌?

发布时间:2025-04-12 10:35:04
阅读:
精选回答NO.1
医生: 所属医院:
回答时间:2025-04-12 10:35:04

脉络膜转移癌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脉络膜转移癌?

相关标签:脉络膜转移癌病状诊断

  转移性癌病通常通过视神经周围的睫状后短动脉进入眼后部的脉络膜,在此处侵润生长形成病灶,因此患者常常会出现视力下降的主诉,可能伴随有闪光感或飞蚊症;如果肿物位于眼后极部,患者还可能经历逐渐加重的远视及中心暗点。随着肿物的增大,中心暗点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转移性癌病常伴随渗出性视膜脱离,脱离区域内会出现视野缺损。值得注意的是,视野缺损区域通常小于视膜脱离的实际范围,因为脉络膜转移性癌病仅沿脉络膜进行浸润生长,并不会破坏视膜的锥体和杆体细胞,因此视膜依然保留了一定的功能。如果肿物向前生长或因肿物扩展导致广泛的视膜脱离,脱离的视膜可能会将虹膜和晶状体推向前方,导致前房变浅,房角关闭,从而引发继发性青光眼,表现为眼痛、眼压升高以及上巩膜血管的迂曲扩张等症状。由于肿物的侵润性生长可能涉及到睫状神经,部分患者会感到眼痛和头痛,这也是转移性癌病与其他脉络膜肿物(如脉络膜黑色素瘤)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因此,当恶性肿物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及眼痛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排查眼部转移性癌病的可能性。

  眼科检查:在使用双目检眼镜或前置镜进行眼底后极部检查时,透过视膜能够观察到下方存在一个或多个,形状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边界模糊的扁平实质性肿块。极少数情况下,这些肿块可能呈现团球状或蘑菇状,这使得与脉络膜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鉴别变得困难。肿块的颜色通常为灰白或黄白色;少数呈现橘红色,类似于脉络膜血管瘤的色调,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类癌(carcinoid)或甲状腺转移癌的特征;而棕色或棕黑色则可能源自皮肤或对侧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转移癌。肿物的表面及其周围常伴有扁平视膜脱离,视膜脱离时可能出现水肿、混浊或色素斑点。视膜脱离的进展较快,数周内可能形成球形甚至全脱离。脱离呈现出渗出性视膜脱离的特征,即视膜下的液体会随着患者头部位置的变化而移动。视盘周围的肿物通常呈弥漫性生长,脉络膜受累范围较广,视盘可能出现水肿,甚至出现棉绒斑。玻璃体一般很少受到影响,且无明显混浊。如果虹膜及睫状体也受到转移,或肿物因快速生长而发生坏死,可能会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及继发性青光眼等表现。转移癌有时会沿脉络膜大血管层向眼外扩散,或侵入巩膜血管或后部巩膜,导致眼球突出。

  对于有恶性肿物病史的人,特别是双眼同时发病或存在多处病变的情况,应考虑脉络膜转移癌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肿物病史,往往会导致误诊或漏诊。在成年或老年患者中,若眼底检查发现视膜下有灰白或黄白色的扁平肿块并伴随视膜脱离时,应高度怀疑脉络膜转移癌的存在。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患者的原发癌病史或手术经历。同时,通过健康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仔细寻找原发病灶及其他可能的转移灶。虽然眼部荧光血管造影、超声波、视野检查、CT或MRI扫描等方法在诊断上缺乏特异性,但通过综合分析,可能会对诊断提供帮助。

眼科

点评

看看其他人的评价(0)

优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