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巨大网 > 问答 > 怎样治疗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怎样治疗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5 08:53:02
阅读:
精选回答NO.1
医生: 所属医院:
回答时间:2025-04-25 08:53:02

怎样治疗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相关标签: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疾病治疗疾病

  (一)治疗

  1.前葡萄膜炎的治疗

  (1)抗病毒药滴眼剂:1%曲氟尿苷(trinuridine,三氟尿苷,三氟胸苷)滴眼剂可以穿透角膜进入前房,达到有效浓度,点眼5次/d。其副作用为角膜上皮毒性。此外,可以选用3%阿昔洛韦眼膏涂眼,3次/d;或选用0.1%的滴眼剂点眼,6~8次/d,此药的毒副作用较小。尚可选用碘苷等滴眼剂点眼治疗。

  (2)糖皮质激素的局部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眼用液体的滴眼治疗通常能够快速缓解这种类型的前葡萄膜炎。在治疗初期,可以选择0.1%地塞米松眼药水或1%泼尼松龙眼药水进行滴眼。滴眼的频率应根据炎症的重程度来决定,通常为每日3至10次;随着炎症的减轻,应逐步减少滴眼的频率,或更换为作用较温和的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对于伴有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炎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应当谨慎或禁用。

  (3)睫状肌麻痹药:对所有患者均需使用睫状肌麻痹药。早期多选用2%后马托品眼膏涂眼,1~2次/d。随着炎症减轻应逐渐降低点眼频度,如隔天或间隔2~3天点眼1次;在炎症轻微时也可选用托吡卡胺,每晚点眼1次或隔天点眼1次。

  (4)降眼压药:有眼压升高者,可给予β-受体阻断药点眼,如0.5%噻吗洛尔点眼,2次/d;眼压升高显著者可给予醋甲唑胺口服治疗,每次mg,3次/d;或给予乙酰唑胺口服,每次~250mg,2次/d。

  (5)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口服阿昔洛韦对此种前葡萄膜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用的剂量为400~800mg,口服,3~4次/d。短期口服阿昔洛韦不能预防前葡萄膜炎复发,但如果口服治疗(800mg,2次/d)持续1年,则对复发有预防作用。

  (6)中医中草药治疗: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炎多属外感风热、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等症。根据中医辨证,给予清热解表、祛风清热、清肝泻火等中草药治疗;基质角膜炎所伴有的葡萄膜炎,多属阴虚火旺、脾气虚弱、阴阳两虚等症,根据中医辨证,给予滋阴降火、补脾益气、益气养阴等中草药治疗。

  2.后葡萄膜炎的治疗 方法 针对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视膜炎,主要有两类药物可以选择:一种为阿昔洛韦,另一种则是阿糖腺苷。对于新生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全身使用阿昔洛韦和阿糖腺苷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由于阿昔洛韦的治疗指数较高且使用方便,因此目前更为推荐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新生儿,推荐的日剂量为30mg/kg,分为三次静脉滴注,间隔时间为8小时,治疗持续时间为10天至4周;而对于成年人,建议使用5~10mg/kg的剂量进行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持续7至10天,随后可改为口服,并延长服药的间隔时间。阿昔洛韦的静脉用药主要副作用包括短暂的肾功能不全,此外还可能出现皮疹和胃肠不适。全身应用阿糖腺苷的推荐剂量为15mg/(kg·d),在12小时内进行静脉滴注,但需注意该药物对造血系统和肝脏有潜在的毒性。其他正在试用的药物还包括碘苷、干扰素、阿糖胞苷和转移因子等。由于碘苷的有效性难以证明且伴有毒副作用,近年来其使用频率已大幅下降,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及皮肤黏膜损伤。

  关于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视膜炎中的应用,目前依然存在一些争论。尽管其能够有效减轻由炎症引起的组织损害,但同时也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影响对病毒的清除。有观点认为,在使用抗病毒药物24小时后,可以考虑适度使用这种激素。相比之下,非甾体镇痛药由于不会抑制免疫功能,可能更适合用于病毒性视膜炎的治疗,但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资料仍然有限。除此之外,其他治疗手段,如抗凝药物、激光治疗以及视膜脱离复位手术等,亦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合理应用。

  (二)预后

  单纯疱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虽然可复发,但经过积极治疗,多能恢复较好的视力。所致的视膜炎如果未累及黄斑区,经治疗后也可获得很不错的视力。所致的急性视膜坏死综合征,通常预后较差。

眼科

点评

看看其他人的评价(0)

优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