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巨大网 > 问答 > 怎样治疗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有什么治疗方法?
怎样治疗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有什么治疗方法?
相关标签: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疾病治疗疾病
1、远视大于+2.00D应予以矫正。
2、有弱视者,可用遮盖治疗。交替遮盖对少数弱视患者有效,对防止抑制及异常视膜对应无效,因为在婴儿时期,只有双眼正位,或至少10△以内斜视才能产生双眼单视。所以对先天性内斜视患儿早期,用交替遮盖数年,以后训练融合,再做手术是不对的。
3、小于1.50D者可用强缩瞳剂,一日1次,共2~3周,当患儿≥6个月,并能交替注视时,可以考虑手术。
4、手术干预,先天性内斜视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来矫正眼位,关于手术的时机和方式存在不同的观点。Parks、Taylor与Costenbader认为,手术应在6至12个月内进行,Parks指出,在6至12个月期间进行手术,术后恢复融合功能的可能性明显高于12至18个月期间。von Noorden与Jampolsky等研究者通过研究数据表明,先天性内斜视在1岁之后进行手术矫正眼位,有助于实现双眼融合。他们认为,在2岁之前进行眼位矫正,获得双眼中心性融合的几率不超过在生后12至18个月期间手术的患者。此外,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术后如配戴眼镜进行矫正,比如使用三棱镜或负球镜来调整术后残余斜度,可以显著提升双眼中心性融合的比例;约53%的儿童在术后使用眼镜矫正后能够实现双眼中心性融合,而仅依靠手术的患者仅为6%。另外,对于小于1岁的儿童,在检查、诊断和确切测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术前准备不足,术后更容易出现过度矫正或矫正不足,因此大多数眼科医生认为,手术的很不错时机应在生后12至18个月之间进行,迟不应超过2岁。Parks指出,先天性内斜视术后即使视轴平行,也无法获得良好的立体视觉,只能实现周边融合(peripheral fusion),而缺乏中心性融合,即所谓的单眼注视综合症(monofixation syndrome),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有效防止内斜视的复发或转变为外斜视。
手术方式包括双眼内直肌后移(recession)或内直肌后移结合外直肌截断(resection)。斜角在50~75△时可进行三条水平肌肉的手术,而斜角为70~90△时则可以进行双眼四条水平直肌的手术。对于下斜肌功能过强的情况,通常会采取下斜肌后移的措施。对于4岁以下的儿童,矫正先天性内斜视应控制在10△以内;而稍大一些的儿童则可以适度欠矫15△,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恢复双眼的视觉机会。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来说,手术主要是为了美容矫正。如果患者没有双眼视,术后数年内可能会出现外斜,如果残余内斜在15△以内,则外斜的发生可以被推迟。术后10到30年内出现外斜并不否定手术的有效性,因为外斜也可以通过再次手术进行矫正。对于先天性内斜视的患者,获得双眼单视的关键在于早期手术,以维持双眼的正常位置。先天性内斜视治疗后,仍有可能出现调节性内斜视及弱视,因此,术后5年内需要对患儿进行严格的随访观察,并提供适当的治疗。
优惠
人工视网膜最新成果惊艳亮相!众多前沿突破,未来眼科医疗将有何变革?
2025-08-03 15:30:02
深圳罗湖眼科怎么样?综合评估各项服务,为你的眼部健康把关!
2025-08-06 09:25:04
近视手术大概多少费用?2025年各大眼科医院近视手术收费标准,让你心中有数
2025-08-12 10:25:02
眼部激光手术需要多少钱?2025不同类型眼部激光手术费用详细解读来袭
2025-08-12 10:25:06
近视手术可靠吗?眼科专家科普:探究近视手术是否真的值得信赖!
2025-08-12 10:30:06
包头朝聚眼科:全飞秒手术焕新睛彩,微创技术带你告别眼镜束缚,拥抱清晰!
2025-08-13 10: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