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巨大网 > 问答 > 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12 10:31:04
阅读:
精选回答NO.1
医生: 所属医院:
回答时间:2025-10-12 10:31:05

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相关标签:玻璃体积血病因

  (一)发病原因

  任何原因致使视膜葡萄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破裂,生命液流出并聚积于玻璃体腔内,都可形成玻璃体积血。正常人的玻璃体无血管,但视膜新生血管可长入玻璃体,或出现玻璃体纤维血管组织增生。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

  1.眼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玻璃体积血 眼球穿透伤或钝挫伤都可造成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在角巩膜穿通伤、巩膜穿通和眼后段的异物伤,玻璃体积血的发生率很高。眼球顿挫伤造成的眼球瞬间变形可致视膜脉络膜破裂而出血;前部玻璃体积血可由睫状体部位损伤所致。

  手术性玻璃体积血可见于白内障手术、视膜脱离修复手术、玻璃体手术等。

  2. 自发性玻璃体出血 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视膜血管疾病,如糖尿病视膜病变、视膜静脉阻塞、Eales病及视膜动脉瘤等;同时也包括玻璃体后脱离或视膜裂孔的形成;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视膜脉络膜的炎症、变性或肿物等情况。针对151例排除糖尿病和眼外伤等两种病因的单眼玻璃体出血病例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视膜裂孔形成,占比42%;其次是视膜静脉分支阻塞,占比37%。此外,一些生命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和视膜劈裂症也可能引发玻璃体出血,但相对较为少见。在糖尿病患者中,视膜新生血管的出现常常是玻璃体出血的前兆。如果不采取任何治疗,约有27%的患者在五年内会发生玻璃体出血。因出血导致视力下降且无法通过生命液自行吸收恢复的患者,约占60%。

  (二)发病机制

  玻璃体积血的来源可包括后部的视膜、视盘及脉络膜,同时也可能源于眼前段的虹膜和睫状体。对于无晶体眼患者而言,出血更容易向后部进入玻璃体。少量的出血通常易于被吸收,且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留下后遗症;而较大量的出血则较难吸收,可能导致胆固醇沉积、血红蛋白沉淀、玻璃体部分液化、局部浓缩及后脱离等情况。大量出血还可能引起红细胞变性,形成血影细胞(ghost cell),从而导致血影细胞性或溶血性青光眼。此外,反复的大量出血会刺激眼部产生增殖反应,形成致密的新生血管纤维膜。这种膜中的新生血管极易破裂,进而引发反复出血,并可能导致视膜裂孔及牵拉性视膜脱离,长期发展还可能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甚至眼球萎缩。

眼科

点评

看看其他人的评价(0)

优惠

更多>